学院概况

学院简介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-> 学院概况 -> 学院简介

食品科技学院概况

发展历程。学院始于1950年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加工科。1977年学校升格为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,并成立了水产品加工系,1994年更名为食品与制冷工程系。1997年湛江水产学院与湛江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湛江海洋大学,在水产学院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系,2003年从水产学院分离出来,成立了食品科技学院。2005年学校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,食品科技学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。

学位专业。学院早在1950年开始培养专科生,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开始培养本科生,1998年获批“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”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2013年获批“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”。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、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、农业硕士(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)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、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,有食品科学与工程、食品质量与安全、生物工程3个本科专业。

学科水平。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海洋食品为特色,是我校“5+1+N”大海洋学科体系的核心优势学科,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,二级学科“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” 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。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43位(前40%),2023年首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51-2002023年7月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支撑(贡献90%以上)的ESI农业科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%。

师资队伍。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(行政5人、辅导员8人、实验教师13人、专业教师82人)。专业教师82人,其中教授17人、副教授20人、讲师 45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4人(占比90%),博士生导师16人,硕士生导师42人。现有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、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、南粤优秀教师1人、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人才1人、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1人、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3个、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杰出学者3人、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杰出青年学者3人、学校青年拔尖人才6人

科教平台。学院现有科研与教学平台23个,其中省(部)级平台12个(科研平台8个、教学平台4个)、市厅级科研平台4个、人才培养基地7个(国家级1个、省级6个);实验室面积10000 m2,有60余台(套)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和一批中试生产设备,总价值上亿元人民币。

科学研究。围绕“蓝色粮仓”、“健康中国2023”等国家战略,以海洋生物资源和亚热带农产品为对象,开展创新性基础和应用研究,形成了“海洋食品贮藏与加工”、“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”、“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”、“农产品贮藏与加工”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。近5年,承担科研项目150余项,其中国家级32项(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),总经费达8000余万元;发表论文500余篇,其中被SCI/EI收录300余篇,现有15篇ESI高被引论文和4篇热点论文;出版专著与教材5部;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、实用新型专利3件;获科研奖励5项。

人才培养。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,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,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23软科排名第52/155(B+),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2023软科排名第35/139(B+)。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、广东省一流课程2门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、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5门。近5年,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,获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励5项、省级奖励50余项,毕业生就业率达95%以上每年约20%的毕业生选择了读研深造或出国留学,大多数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食品相关的生产、检验、营销、管理等工作。

学术交流。学院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。每年派出学生到国(境)内外高校进行短期交流培养,派出教师到国(境)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、访问学者等。每年承办、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,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,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。

社会服务。学院积极服务地方产业。突破的鱼、虾、贝保活保鲜技术、冷冻调理预制食品加工技术、开发的营养与健康产品在全国20余家企业进行了应用,产生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;研发的“水产蛋白高值化利用技术”引领了行业发展。

未来发展。强国必须强海,强海亟需大批海洋类专业人才。学院未来将以“四个面向”为引领,服务“海洋强国”、“蓝色粮仓”、“健康中国2030”等国家战略,打造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,培养社会认可度高的应用型、技术型人才。(2023年10月30日)